知了学名叫“蝉”,俗称“既鸟”。小时候,撂下书包就去林子里粘知了,天黑了也不愿回来。
知了每年四五月出生,可活到八九月,半年长的时间内在茂柳高槐上嘶叫,古人取之入诗,便成了很风韵儒雅的小虫了。小时家境不怎么好,家里养了几只下蛋的母鸡。夏天,母鸡产蛋的时候,需要喂吃活食,便和弟弟去粘知了,不会叫的雌知了拿去喂鸡,会叫的雄知了就背着父亲卖给邻居家的小孩,得到的钱都去买了《三国演义》的小人书。
粘知了的方法挺简单,在长竹竿的细梢端敷上胶物,看准了知了伏在何处,黏住蝉翼,便可取得。粘知了的胶物,成人买松香熬制,粘性极强,还可以用来粘麻雀,粘住就跑不了。小孩子多用橡皮筋熬制,也很黏。有时也用“面筋”,把合成团的面粉在水中洗去粉质,剩下黏性的面筋,不过这种面筋使用时间不易过长,时间长了黏性就没有了。乡居时往往用麦粒在嘴中咀嚼,也可得到面筋。
入伏后,有一种绿色的蝉,个头小些,因为它的叫声近似“伏蝶儿”的发音,又因入伏后才有,所以叫它“伏蝶儿”。伏蝶儿的形态颜色都比知了美观,数量极少,又机警异常,稍有动静就飞了,不易粘到。即使粘到,叫声吱吱,全没有了树间鸣叫“伏蝶儿”的声音了。